Vacuum referred binding energies,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

Knowledge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 compound together with its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defects are crucial to explain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is seminar Prof. Dorenbos will show how the empirical models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physical relevance.  Particularly, the chemical shift model that provides a method to routinely establish the binding energy in the lanthanide states and the host valence and conduction band will be explained. With knowledge on the VRBE at the CB and VB of compounds one may also use spectroscopic data on 3dq, 4dq, and 5dq transition metals or s2-elements like Tl+, Pb2+, Bi3+ to establish their level locations in the bandgap. At the end of the seminar the relevance for other fields of science like battery potentials,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computational physics will be addressed.

Pieter Dorenbos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s, Mekelweg 15, 2629JB, Delft, The Netherlands

Pieter Dorenbos is head of the section Luminescence Materials and has over 3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From the start of his career at TU-Delft in 1988, he has been developing inorganic scintillating materials for detection of ionizing radiation. It has led to various patented and now commercially available new scintillators. Dorenbos developed various models to explain and predict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i.e. the electronic level locations of the lanthanides with respect to the conduction and valence band and with respect to the vacuum level. Those models are widely adopted in the field, and extremely useful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In recognition of his work he received in 2018 the Centennial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from the Luminescence and Display Materials Division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Dorenbos has an Hirsch index of 68 and  (co)-authored more than 415 peer reviewed papers in scientific journals that were cited more than 18600 times (situation March 2019).

报告时间:2021-9-29 16:00 (UTC+8)

腾讯会议: 196727733

Zoom: 4583754881

联系人:刘泉林 宋振

刘莹

研究领域

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全无机钙钛矿型掺杂纳米晶的合成与光色调控的研究。

教育背景

2012.09-2017.06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士

2017.09-2018.06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硕士

2018.09-2022.06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博士

获得荣誉

2018.11 获得“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 北京科技大学

2019.11 获得“厦门厦钨奖学金”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2020.11 获得“学院十佳学术之星”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发表文章

  1. Ying Liu, Angshuman Nag, Liberato Manna, Zhiguo Xia*, Lead-Free Double Perovskite Cs2AgInCl6, Angew. Chem. Int. Ed., 2020, 60, 11592-11603. [DOI: 10.1002/anie.20201183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11833
  • Ying Liu+, Ximing Rong+, Mingze Li, Maxim S. Molokeev, Jing Zhao, and Zhiguo Xia*, Incorporating Rare-Earth Terbium(III) Ions into Cs2AgInCl6:Bi Nanocrystals toward Tunable Photoluminescence,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1634–11640. [DOI: 10.1002/anie.20200456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004562

  • Ying Liu+, Yuyu Jing+, Jing Zhao, Quanlin Liu, Zhiguo Xia*, Design Optimization of Lead-Free Perovskite Cs2AgInCl6:Bi Nanocrystals with 11.4%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Chem. Mater., 2019, 31, 3333−3339. [DOI: 10.1021/acs.chemmater.9b00410]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hemmater.9b00410
  • Ying Liu, Maxim S. Molokeev, Zhiguo Xia, Lattice Doping of Lanthanide Ions in Cs2AgInCl6 Nanocrystals Enabling Tunable Photoluminescence, Energy Mater. Adv., 2021. [DOI: 10.34133/2021/2585274]

https://spj.sciencemag.org/journals/energymatadv/2021/2585274/

  • Ying Liu+, Fei Li+, Quanlin Liu, Zhiguo Xia*, Synergetic Effect of Postsynthetic Water Treatment on the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and Stability of CsPbX3 (X = Cl, Br, I) Perovskite Nanocrystals, Chem. Mater., 2018, 30, 6922–6929. [DOI: 10.1021/acs.chemmater.8b03330]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hemmater.8b03330

  • Ying Liu, Maxim S. Molokeev, Quanlin Liu, Zhiguo Xia*, Crystal structure, phase transition and thermal expansion property of NaZr2(PO4)3-SrZr4(PO4)6 solid solutions, Inorg. Chem. Front., 2018, 5, 619-625. [DOI: 10.1039/c7qi00782e]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qi/c7qi00782e/unauth

  • Yuyu Jing+, Ying Liu+, Mingze Li, Zhiguo Xia*, Photoluminescence of Singlet /Triplet Self-Trapped Excitons in Sb3+-based Metal Halides, Adv. Opt. Mater., 2021. [DOI: 10.1002/adom.20200221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om.202002213

  • Yuyu Jing+, Ying Liu+, Xingxing Jiang, Maxim S. Molokeev, Zheshuai Lin, Zhiguo Xia*, Sb3+ Dopant and Halogen Substitution Triggered Highly Efficient and Tunable Emission in Lead-Free Metal Halide Single Crystals, Chem. Mater., 2020, 32, 5327−5334. [DOI: 10.1021/acs.chemmater.0c01708]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hemmater.0c01708

  • Yuyu Jing+, Ying Liu+, Jing Zhao, Zhiguo Xia*, Sb3+ Doping-Induced Triplet Self-Trapped Excitons Emission in Lead-Free Cs2SnCl6 Nanocrystals, J. Phys. Chem. Lett., 2019, 10, 7439−7444. [DOI: 10.1021/acs.jpclett.9b03035]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jpclett.9b03035

  1. Fei Li+, Ying Liu+, Hongliang Wang, Qian Zhan, Quanlin Liu, Zhiguo Xia*, Postsynthetic Surface Trap Removal of CsPbX3 (X = Cl, Br, I) Quantum Dots via ZnX2-Hexane Solution toward Enhanced 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Chem. Mater., 2018, 30, 8546−8554. [DOI: 10.1021/acs.chemmater.8b03442]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hemmater.8b03442

([+]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工作单位

郑州大学

刘洪珍

研究领域

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Cr3+掺杂宽带近红外发光材料的研究。

教育背景

2015.09-2019.06 烟台大学金属材料工程 学士

2019.09-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硕士

获得荣誉

2021.10 获得“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 北京科技大学

发表文章

[1] Hongzhen Liu, Fangyi Zhao, Hao Cai, Zhen Song*, Quanlin Liu*. Consequence of optimal bonding on cation ordering and enhanced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 in Cr3+-doped pyroxene oxid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22, 10(24): 9232-9240.

赵芳仪

研究领域

博士期间主要从事Cr3+掺杂磷酸盐基近红外发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教育背景

2013.09-2017.06 华南师范大学 材料物理专业 学士

2017.09-2020.01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工程专业 硕士

2020.09至今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博士

获得荣誉

2018.11 获得“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 北京科技大学

2022.10 获得“优秀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 北京科技大学

2022.10 获得“国家奖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11 获得“十佳学术之星”荣誉称号 北京科技大学

发表文章

1. Fangyi Zhao, Hao Cai, Zhen Song*, and Quanlin Liu*. Structural Confinement for Cr3+ Activators toward Efficient Near-Infrared Phosphors with Suppressed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21, 33, 10: 3621-3630. [DOI: 10.1021/acs.chemmater.1c00441]

2. Fangyi Zhao, Zhen Song*, and Quanlin Liu*. Color-Tunable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of Ca10M(PO4)7:Eu2+ (M= Li, Na, and K) with a β-Ca3(PO4)2-Type Structure. Inorganic Chemistry 2021, 60, 6: 3952-3960. [DOI: 10.1021/acs.inorgchem.0c03773]

3. Fangyi Zhao, Zhen Song, Jing Zhao*, and Quanlin Liu*. Double perovskite Cs2AgInCl6:Cr3+: broadband and near-infrared luminescent materials. 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2019, 6, 12: 3621-3628. [DOI: 10.1039/C9QI00905A]

4. 赵芳仪,刘小浪,宋振,刘泉林*. 超高显色指数、全光谱白光LED封装技术[J].照明工程学报,2019,30(03):75-80+110. [DOI:CNKI:SUN:ZMGX.0.2019-03-023]

5. Fangyi Zhao, Hao Cai, Shiyou Zhang, Zhen Song* and Quanlin Liu*. Octahedron-dependent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 in Cr3+-activated phosphors[J]. Materials Today Chemistry, 2022, 23: 100704.

6. Fangyi Zhao, Zhen Song* and Quanlin Liu*. Novel Cr3+-activated far-red emitting phosphors with β-Ca3(PO4)2-type structure for indoor plant culti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22, 29(6): 1286-1294.

7. Fangyi Zhao, Zhen Song* and Quanlin Liu*. Advances in Chromium‐Activated Phosphors for Near‐Infrared Light Sources[J].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2022, 16(11): 2200380.

Functional Metal-Based Nanomaterials from Metallopolymers

Wai-Yeung Wong*

Department of Applied Biolog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ng Hom, Hong Kong, P.R. China

E-mail: wai-yeung.wong@polyu.edu.hk

Metal-containing polymer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due to their combination of unique and intriguing redox, electronic, magnetic, optical,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their ability to be easily processed and fabricated into thin films, fibers, and other forms. As these metallopolymers can be readily shaped and patterned using various lithographic techniques, they offer a convenient synthetic access to patterned arrays of metal NPs with control of their composition and density per unit area.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alk, the recent advances in developing new functional organometallic polyyne polymers as precursors to magnetic metal alloy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lithographic patterning studies will be presented. These metallated polymers (both main-chain and side-chain polymers) are promising as building blocks in realizing high-density magnetic data storage media where the convenient and rapid patterning of magnetic NPs is highly desirable. The bottom-up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2D metallopolymers from molecular precursors will also be presented in the second part and the resulting metal-complex nanosheets are shown to find wide applications in optoelectronics.

黄维扬,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暂任院长、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讲座教授和欧雪明能源教授。1992年获香港大学化学专业一级荣誉学士学位;1995年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1996至1997分别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香港化学会主席;长期担任多种国际期刊的编委和国际编委顾问成员:如担任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及Materials Advances 副主编, Topics in Current Chemistry主编和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编辑。长期专注于无机化学中金属有机聚合物/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应用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2014年起连续七年入选为汤森路透/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H-索引指数为83(Scopus),获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英国皇家化学会“过渡金属化学奖”(首位华人)、国家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亚洲化学会联合会杰出年青化学家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日本光化学学会亚洲及泛洋洲光化学科学家讲学奖、香港研资局“高级研究学者奖”、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和香港青年科学院创院院士称号等奖项或称号。

报告时间:2021年6月18日下午5:00

ZOOM: 83963908859

腾讯会议:415348275(转播)

新型杂化卤素钙钛矿中的构效关系

南方科技大学:毛陵玲

毛陵玲博士于2018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8至2021年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材料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新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合成和表征及构效关系和光电器件应用。近年来发表了30篇文章和一项专利授权,其中8篇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在JACS(5篇为ESI高被引),1篇发表在Chem(封面文章),总引用超过2400次,h-index为19(Google scholar 统计)。2020年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21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

报告内容:有机-无机杂化卤素钙钛矿由于其高效的光电转化效率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研究新型杂化钙钛矿中的构效关系是加强新材料设计和提升器件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聚焦一系列新型钙钛矿材料及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包括:1.Dion-Jacobson DJ类型的二维杂化铅碘化物,其结构通式为A'An-1PbnI3n+1 (A'= 3-(aminomethyl)piperidinium (3AMP)或4-(aminomethyl)piperidinium (4AMP),A = methylammonium (MA));2.杂化铅氯、溴化合物;3.杂化二维双钙钛矿材料;4.杂化锰溴化物。在新的DJ体系当中,发现其层间距及无极框架的扭曲程度有所缩小,使带隙系统性地缩小。在杂化铅氯、溴化合物中,体现出宽带发射发白光,其半峰宽与结构的扭曲程度直接相关。在最近的一系列锰溴化合物中,发现通过有针对性的改变有机阳离子的价态,官能团和几何构型,可以直接改变自组装形成的晶体结构中的Mn-Mn距离。并且Mn-Mn距越远,其荧光量子产率越高。我们通过系统性地理解新型金属杂化材料中的结构与其光学性质的关系,为下一代新型光电材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新的思路。

报告时间:2021年5月27日

地点:主楼313大会议室

微信图片_20210527215858
微信图片_20210527215739

钪基纳米发光材料讲座

钪基纳米发光材料

 

黄岭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

Email: iamlhuang@njtech.edu.cn

图 1.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稀土元素钪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即它既坐落于稀土族元素的最顶端,又位于过渡金属的最开始。这些因素决定了钪的一些比较特殊的物理与化学性质。钪基稀土纳米材料也因此而逐渐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六方相 NaScF4:Yb/Er 纳米颗粒是一个很好的红色上转换发光基质,而传统的钇及其他镧系元素的纳米颗粒则给出强的绿色上转换发光。在首次报道了此现象后,我们课题组又对其他稀土掺杂钪基纳米材料的发光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钪基纳米发光材料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同时也将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们在发光领域的其他最新进展。

黄岭教授于2001 在南京大学取得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即开始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从事纳米排列与组装的相关研究。2008-2009 年在美国康宁公司研发总部任职高级研究员,2009 年4 月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任职副教授并开始专注于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2013年1月加盟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黄岭教授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发光机理;2)钪基纳米发光材料与化学;3)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探索。至今已在NatureScienceNat. Commun., J. Am. Chem. Soc.AngewChemIntEd., Adv. Mater.Energ. Environ. Sci., Chem. Soc. Rev., Coord. Chem. Rev. 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已授权美国和PCT发明专利5项,中国发明专利6项。

报告时间:2021-0412

9:00-10:00

报告地点:主楼313大会议室

IMG_20210412_091146IMG_20210412_095101IMG_20210412_095101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本公众号特此推出“材师微光”系列栏目,通过对材料学科教职工先进事迹进行采编,展示材料学科优秀教师风采,弘扬“学厚质朴,百炼成材”的院训,讲述材料人的情怀与使命、责任与担当,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培育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感受材料世界中的理性之美


本期推出材师微光第十二期——刘泉林教授。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刘泉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物理与化学系主任。1970年1月出生于山东垦利县,1998年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8-2000年),副研究员(2000-2005),北京科技大学教授(2005年-)。期间,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STA 研究员(2001.1-2003.1)和访问学者(2003.10-2004.3)。主讲本科生课《统计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以及研究生课《晶体衍射与结构分析》和《功能材料物理》。目前研究方向为无机发光材料,侧重LED照明和显示用的发光材料、以及长余辉发光材料。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及企业合作等项目。2004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基)壹等奖”(排序4),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迄今已合作发表SCI学术论文200余篇,论文被引用8000多次,10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40余名,其中6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1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从本科到博士,刘泉林的求学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他的“宁拙毋巧之意。


时间回溯到1988年,少年人高考失利,未能去成当时心仪的同济建筑专业,却阴差阳错到了四川就读地质勘察专业。


虽说选择这一专业是被动而为,但以一贯之的勤奋踏实的求学态度,使刘泉林仍保持着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


秉承着“学一行精一行”的朴实想法,四年后,他成为专业唯一一个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并前往中国地质大学就读矿物学专业。


进入地大x射线研究室后,他接触到了当时处于世界前沿的矿物结构分析,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科学研究。


1995年,从小就对物理和化学感兴趣的他,考入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凝聚态物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至此真正和科学研究及材料学科结缘。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虽说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律程度抱有信心,但跨专业读博还是给刘泉林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凝聚态物理专业对数理知识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这些他之前未曾接触的基础课程,都是横亘在他科研路上的拦路石。而博士阶段又不像本科阶段有老师能带领着学习,他只能通过自学来补上落下的课程。


从统计力学开始,到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再从傅里叶函数到泛函数和群论,他愣是靠着“坐冷板凳”的信念,加班加点啃下了这些难啃的骨头。


“当时北大那边有个小书店,离物理所很近,我就不停地上那里去买书,几乎买全了北大物理系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书,这些书现在都还在办公室或家里呢。” 他如是说道。


在中科院物理所的十年,刘泉林遇见了他一生的良师——梁敬魁院士


梁老长期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梁老的指导下,刘泉林完成了博士论文《R2T17-xMx (R=La,Sm,Nd; T=Co,Fe; M=Ti,V,Mn,Mo,Nb)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著名学术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和英国重要期刊《J.Phys.: Condens. Matter》上。之后,刘泉林也继承了梁老的研究方向,在三个学科中的交叉领域继续钻研。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1998年至2005年期间,刘泉林被梁老选中留在物理所从事研究工作,并通过申请获得了日本科学技术厅(STA)研究奖学金,两次前往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从事晶体生长和半导体薄膜材料方面的研究。


在日本进修时,隔壁的低能电子衍射实验室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平米左右的实验室,密密麻麻铺满了上百条电线和各种探测器,全部都是由实验人员自行搭建并用来测量的。


这种自行设计实验设备的理念,虽说现在来看不算前卫,在21世纪初却震撼了当时的他,也为他回国后解决一个科研难题结下了契机。


2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独特的多学科基础让刘泉林擅长从晶体结构出发研究材料性能并阐明物理机制从而设计出符合应用要求的新材料,特别是目前比较热门的半导体照明用荧光材料以及新型光功能材料等。


2005年,刘泉林回国后,经由当时北科大材料物理系主任的引进,进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工作。


在选择科研方向时,他大胆选择了处于世界前沿的光功能材料领域。之所以没有继续从事磁性或是半导体薄膜材料领域,刘泉林认为“机遇”占很大的比重。


日本在90年代中期就已申请了LED的专利,到00年代中期就已经发现1113结构的高性能氮化物发光材料,解决了白光LED照明的显色性问题,而这研究成果刚好就出于当时他进修的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


来到北科大后,他申报的“新型暖色调白光LED用氮化物荧光材料”,顺利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在“863”项目开题时,刘泉林就面临着三大难题:时间紧、任务重、经费少当时世界范围内为了配合蓝光芯片,都在研究各种发光材料,试图解决LED照明全色调问题,可以说所有的国内外研究团队都处于一个起跑线上,这也意味着谁抢到了时间,谁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863”计划对项目产品的要求又极高,再达到一定的指标后还须得投入量产,进行 “产学研”合作。


当然,最难的还是在设备上的紧缺。


制备氮化物荧光粉,须得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1900℃高温和高压),而彼时符合条件的设备在国内市场中还未出现,从国外购置的价格又高达几百万,这让本就有限的科研经费更加难以承担。


面对如此情况,刘泉林咬了咬牙,决定自己动手上。


受到日本进修经历的启发,他和团队从需求追本溯源,通过翻阅大量资料,一步步设计出可行的方案,再以提供设计方案为谈判点联系公司,最终成功地以进口设备的约六分之一价搭建起国内第一台“高温-高真空/高气压烧结炉”,这台烧结炉可加热到2100℃,并加压到100个大气压。


“每个经历,不管你当时认为有用还是没用,真的按部就班走下去了,你会发现只要踏实做事,过去的经历都会对你有用,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做事方法。”刘泉林感慨道。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解决了设备难题后,刘泉林及其团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行,通过理论实验相结合,研发出一系列的白光LED用高性能发光材料。


刘泉林创建了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团队在无机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是在发光材料的晶体结构、局域结构、电子结构和构效关系方面做出了一些原创性的成果;并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其中境外有30余位教授来访过课题组。


近年来刘泉林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企业合作等。刘泉林2004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基)壹等奖”(排序4),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项目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迄今已合作发表SCI学术论文200余篇,被引用8000多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上下求索,朝夕不倦,刘泉林用身体力行,诠释着“求实鼎新”的校训。


3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训练有素,独当一面。”这句话刘泉林常挂在嘴边,教诲他的学生。十五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已培养16名博士生,30名硕士生,其中6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出于自身曲折的求学经历,刘泉林对他的硕士生也并未设置专业限制,他认为只要学生本科成绩足够优秀,就足以说明学生至少有能力跨到另一学科。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对每一个初来到他团队的学生,刘泉林都会告诫他们,“也许你们读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来做科学研究,但我希望,你们作为我的研究生,能学好一套做科研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你们将来从事科研或者其他工作都会有益处。”


在培养硕博生期间,他一直认可“兔子理论”“红烧肉理论”


他对硕士生的要求是学会怎么查资料和解决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而对博士生,培养目标则是发现问题和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从选题开始,他的教育理念就是“全链条培训”,如何发现问题,设计实验,采集数据,进行实验分析以及论文撰写,再到发表论文和做展示PPT,每一步都要扎实。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对如何建立起一个平衡健康的师生关系,刘泉林也有着独到见解。


他认为师生的相遇即是缘,作为导师,首要职责就是配合学生进行科研培训,帮助学生获得学位,在其余处,则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意愿,不干涉学生的选择。


而作为学生,则有两个“底线“,一是学习层面,不挂科是最基础的;二是科研层面,刘泉林特别强调了求真,尤其是不能数据造假。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如今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刘泉林,负责主讲本科生课程《统计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名师课堂》,以及研究生课程《晶体衍射与结构分析》。


在进行教学和科研之余,他仍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通过不同的方式充实自我,拓宽视野


“作为老师嘛,站的高度,理解的深度,融合程度,还有讲解水平,都会影响培养学生的能力。”


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每年的假期,都要坚持阅读一本外文教材原著,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严谨细致,和善博学,是刘泉林在学生们眼中一致的映像,但他也有“口是心非”的可爱行为。


他的学生蔡昊,在刚入学之际,就曾因为想出国深造需要文章成果,追着刘泉林要课题而被当面批评;却在后来出去联培时,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老师在组会上“偷偷”表扬了他的上进。这无疑是刘泉林教育学生方面的一点小巧思。


科研育人十余载,刘泉林正如他的名字,如一泓清泉沁润稚嫩的新苗,亦如一丛苍林根植山野,朴素却质坚。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材子风华

出品 I 金小象新媒体工作室

文案 | 何欣宇

本期主编 I 刘瑞

责编 I 安雅静

指导 I 苑惠婷

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科大材子风华):材师微光·第⑫期 | 刘泉林:泉声带雨育新蕊行胜于言, 钻坚研微出溪林质胜于华